本页主题: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4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0
6_9:Eb=^v!  
"u Of~e"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镇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镇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镇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镇、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k}I5x1>&  
o&hKg#nO83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镇,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B{OW}D$P#  
75\RG+kQ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成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q"w2b&  
0gv3v@QO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RWh9&O:6'  
]5o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5-10 22:26 | [楼 主]
雨中莲花
新人进步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397
威望: 398 点
银子: 480 两
贡献值: 3900 点
在线时间:83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25

 

明咬才不可怕,暗箭才伤人。但不管怎样忍辱也是修行的首要科目,做佛弟子应该忍常人不可忍的。忍出清净心忍出菩萨道,诸佛菩萨没有一个冤家。日常生活中,举心动念都是修行,人我执不易断,凡事看淡一点,即算有进步,越淡越自在,也就渐渐的放下了。
一念提起 万缘放下
Posted: 2009-05-11 06:50 | 1 楼
雨中莲花
新人进步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397
威望: 398 点
银子: 480 两
贡献值: 3900 点
在线时间:83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25

 

忍辱,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 qru2h #  
但不忍不等于发火犯瞋,要用智慧去识别。 l_^T&xq8  
师父,这样理解对么?
一念提起 万缘放下
Posted: 2009-05-12 07:38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人间菩提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