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勋章中心
|
帮助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wind
wind5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洞天福地社区
»
人间菩提
»
学佛人的大忌讳——好为人师
>> 洞天论坛
|- 法海拾贝
|- 人间菩提
|- 红尘清泉
|- 觉海泛舟
|- 月印千江
|- 你说我说他说
>> 福地论坛
|- 广告专区
|- 活动公告
|- 收支公布
|- 提出申请
|- 护生放生
|- 经书倡印
|- 素食养生
>> 行云流水
|- 曲径通幽
|- 时尚风情
|- 文章影视
|- 生活小窍门
>> 站务管理
|- 本站公告
|- 斑竹议事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学佛人的大忌讳——好为人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218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小
中
大
学佛人的大忌讳——好为人师
2
学佛人的大忌讳——好为人师
G6x 2!Ny
6u v'{
现在,学佛的人多了,但是出现的问题也多,很多人自己都不明白,却好喜欢给别人讲,所谓懵懂带懵懂,带个两不懂,这样不好,容易坏人法身慧命。
gb/M@6/j
k~b8=$
前两天,在一个群里面,遇到一人,说六祖坛经不是佛经,坛经是坛经,佛经是佛经。于是我就问:“那如何才是佛经?”他说:“要500个证果的人结集通过,有一个人否定都不可以。”于是我又问:“那500证果的人是怎么来的啊?”他居然说:“就是阿难召集的500个人。”于是我问他:“是阿难召集的吗?”于是他说:“年轻人,你回去好好看看佛教基础知识在来。”我当时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听说这人还是一个出家的人,还有很多人把他说的当成真理。于是我退出了那个群,一会儿,群主来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没有必要在那里。群主又来了一句:“你要恒顺众生啊。”还说了些什么好象是各人的观点不一样嘛,让我要能容忍,学佛的人不要这样。我简直更无言,这样横顺众生?是非都分不清楚,他纯粹是瞎扯嘛,还让我回来好好看佛教基础知识。稍微知道点佛教历史的人都知道,佛灭的当年,大迦叶尊者就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多佛法散失,被遗忘,于是决定召集500诸漏已尽的大阿罗汉到七叶窟结集,至于为什么是五百人呢?因为是让频婆娑罗王提供物质上的护持,也有说是因为那里只能提供那么多人在一起结集的条件,所以只有500人参加。当时阿难还没有证果,大迦叶要把他请出去,认为他不够资格,后因大家都说,唯有阿难听到佛说的法最多,不能少他,于是大迦叶给他三天时间,但是仍然是把他请出了七叶窟,如果证果了就进来一起结集。(一说阿难开始都不在受到召集要请的大阿罗汉之内,因为他还没有证果,所以只召集了499人)怎么召集人却变成阿难了呢?什么叫结集他都不知道,还在哪里说了一大堆,让我回去好还看佛教基础知识,这样的人不知道惭愧,好为人师,误人误己。
-2Azpeh
_a,XL<9 I
佛法不比得世间学问,不只是看两本书就可以的,对与别人问到你,你有多少说多少,人都有不知道的,所以你就说你不知道也没有人笑话你,什么都有一个过程。
ZI#Xh5
[u2)kH$
师父们有这样的毛病,有很多居士这个问题也很严重,本来是来学佛法的,没有想到学到的不是佛法,学了不少傲慢心回去。有的居士就喜欢教育别人,教训别人;自己皈依多少年了,就那这个来压制别人,认为自己就了不起了,给别人说这个说那个,说的很多都是不对的,道听途说的东西,刚入门的居士也不懂,见人家是老居士了,也就言听计从,把错的也当成对的这样做了,这个害人不浅。我还在望上碰见一人,说皈依是年了,比我学佛时间还久,结果说的很多东西都是错误的,我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还要很我一比高下,他师父就是那样给他说的,我看这个也不一定,那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他师父连这个都不懂?结果这个人皈依10年了,连一本佛学基础知识都没有看过,这样的人还到处教别人,指导别人。自己死了还要拉个垫背的,佛法不在于是谁说的,只要是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法,如果不符合三法印,不管是谁说的都不是佛法,这是依法不依人。
4Vi&Y')f
?YbZVoD)J
就如上面第一次说的那个人一样,他都不知道经通五人(五种人)说,六祖坛经符合三法印乃至四法印,怎么不是佛法?有的人,看了一点东西,断章取义,好到处宣扬,这个岂不害人?
Dbo.N`
Gk5SG_o
学佛的人一定要谦虚,佛法当从恭敬中求,不要好为人师,自己不清楚的就说不清楚,这个不丢人。需知佛法不比别的,说错了,乱说都是要背因果的,以前有一禅师因一字之差,堕了500世狐身。
v;@-bED(Qs
OHha5n
佛法关系到别人的法身慧命,说错了就容易断人的善根,断人慧命法身,让人家走弯路,乃至造业堕落,障人菩提道,所以这个不是闹着玩的。
h8_~ OX
:WBl0`kW]4
有的人喜欢卖弄,喜欢别人恭敬,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不管自己懂不懂,都要说一番,让人家觉得他知道的多,其实,对于那些不如你的人或许回那样认为,但是你讲被“贻笑于大方之家”,所以希望大家在这些时候一定要慎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贻误后人。
gJ>HFid_C
mDp|EXN
还有很多居士喜欢传播佛法,这个一定要有方式方法,说的要对机,说就要说正知正见的东西,不要将那些乱七八糟的也带进来。否则,这些都有可能不但没有传播佛法,反而招来诽谤,于你于他都没有好处。
'%"#]
)ozN{&B6
入佛门久的居士不要有什么优越感,认为我比你久,就看不起新入门的,把别人呼来唤去,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当众训斥人家:“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个都不懂?”人家回心凉的。其实你刚入门的时候是什么都懂吗,谁不是从那样过来的?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说,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尊心,都要脸面。
wc'K=;c
)WFSUZ~
说了这么多,对事不对人。或许我说的有片面性,希望大家不要生烦恼,同时为我指正。
n`hes_{,g
[0G>=h@u
kY6))9 O
+iPS=?S
D0&{iZ(
cAc i2e
注 五百结集:
Eqva] 4
jP";ll|c
依菩萨处胎经云。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椎集众。卿五百人。尽诣十方诸佛世界。诸有得阿罗汉六通者。尽集此阎浮提诣双树间。释迦牟尼佛今已舍寿起七宝塔。今集欲得演出真性法身。汝等速集听采微妙之言。尔时五百罗汉受大迦叶教。如人屈伸臂顷。即到十方恒河沙刹土。集诸罗汉得八亿八千。众来集忍界听受法言。又僧祇律云。时大迦叶语诸比丘。结集法藏勿令法灭。诸人欲往余处结集。迦叶言。应住王舍城。有五百人卧具。众皆言尔。令阿那律守佛舍利。勿使诸天将去。过去迦叶佛灭度时。弟子但知懊恼。不觉天持舍利去。尽世人不得供养。时阿难不去。迦叶与千人。至刹帝山施世尊舍利。目连坐次迦叶四月结集断于外缘少二人不满五百。那律复来。犹少一人。迦叶遣目连共行。弟子梨婆提长老罗汉。汝往三十三天呼提那罗汉。提那罗汉闻佛涅槃。不忍见佛行处。已入灭度。后遣至尸利沙翅宫唤憍梵波提罗汉。乃至毗沙门天宫命须蜜多罗汉。并已涅槃。
c!%:f^7g
又菩萨处胎经云。尔时迦叶见众集已。语优波离。卿为维那唱阿难下。即受教唱下。罚阿难不请佛住寿等已。阿难心意荒乱内自念言。佛灭度未久。耻我乃尔。即自思惟四谛法已。便于众前成阿罗汉。诸尘垢灭朗然大悟。圣众称善诸天歌叹。尔时大地六返震动。时大迦叶。即使阿难升七宝高座。迦叶告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着一处。声闻藏者。集着一处。戒律藏者。亦集着一处。尔时阿难最初出经。胎化藏为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
{9Op{bZ
尔时阿难发声唱言。我闻如是。一时说佛所居处。迦叶及一切圣众。堕泪悲泣不能自胜。咄嗟老死。如幻如化。昨日见佛。今日已称言我闻。又四分律云。尔时世尊在拘尸城末罗国娑罗林间般涅槃。诸末罗子洗佛舍利已具辨阇维。时大迦叶烧舍利已。以此因缘集比丘言。我等今可共论法毗尼。勿令外道以致余言讥嫌沙门瞿昙法律若湮。其世尊在时皆共学戒。而今灭后无学戒者。诸长老今可科差比丘多闻智慧是阿罗汉者。时即差得四百九十九人。皆是阿罗汉多闻智慧者。时诸比丘言。应差阿难在数中。大迦叶言。勿以阿难在数中。何以故。阿难有爱恚怖痴。是故不应令在数中。时诸比丘复言。阿难是供养佛人。当随佛行。亲从世尊受所教法。必处处疑问世尊。是故今者应令在数。即便令在数。诸比丘皆作是念。我等当于何处集论法毗尼。多饶饮食卧具无乏耶。即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饮食卧具众多。我等今宜可共往集彼论法毗尼。时大迦叶即作白令集王舍城。时阿难在道行静处。心自念言。譬如新生犊子犹故饮乳与五百大牛共行。我今亦如是。学人有作者。而与五百阿罗汉共行。时诸长老皆往毗舍离。阿难在毗舍离住。时诸道俗皆来问讯阿难。多人众集。时有跋阇子比丘。有大神力。已得天眼知他心智。今观阿难。为是有欲。无欲人耶。即便观察。是有欲非是无欲。今当令其生厌离心。即说偈言。
o^! Zt 9
g3%t+>$*
静住空树下 心思于涅槃
`&U ['_%
坐禅莫放逸 多说何所作
(IR'~:W
T<0Bq"'%
时阿难闻说已。即便独处精进不放逸寂然无欲。时在露地夜多经行。遇明相欲出。时身疲极方欲^2□卧。头未至枕顷于其中间心得无漏解脱。此是阿难未有法。时阿难得阿罗汉已。即说偈言。
o;JBe"1
i4"xvLK4
多闻种种说 常供养世尊
m H'jr$ ?
已断于生死 瞿昙今欲卧
]eq3cwR[|
F#^ .L|d4
时大迦叶集比丘僧。即作白集论法毗尼。时阿难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大迦叶。我亲从佛闻忆持佛语。始从初篇乃至一切揵度诸部毗尼增一。都集为毗尼藏。彼即集一切长经为长阿含。一切中经为中阿含。从一事至十事。从十事至十一事。为增一阿含。集于杂事为杂阿含。如生经本经乃至偈经等。如是集为杂藏。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集为阿毗昙藏。时即集为三藏。在王舍城。五百阿罗汉共集法毗尼。是故言集法毗尼有五百人。
P + nT%
5\tYs=>b<
如上五百结集资料来源于《法苑珠林》敬法部
n.y72-&v
g5to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5-07 22:16 |
[楼 主]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550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小
中
大
师父说的对,对事最有益,对人也无妨!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6 14:01 |
1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550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小
中
大
怎么了?清凉师兄,咋的了?好象是不是帖子少了呀?!感觉接不上似的了!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6-12 21:25 |
2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550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小
中
大
对于追求,不可急于求成的。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6-12 21:40 |
3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550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小
中
大
这家伙,你别太着急,怎么追求都不是好词了??!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6-12 22:22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洞天论坛
|- 法海拾贝
|- 人间菩提
|- 红尘清泉
|- 觉海泛舟
|- 月印千江
|- 你说我说他说
>> 福地论坛
|- 广告专区
|- 活动公告
|- 收支公布
|- 提出申请
|- 护生放生
|- 经书倡印
|- 素食养生
>> 行云流水
|- 曲径通幽
|- 时尚风情
|- 文章影视
|- 生活小窍门
>> 站务管理
|- 本站公告
|- 斑竹议事
洞天福地社区
»
人间菩提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