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响堂山石窟

0
出邯郸向南,沿107国道至马头转向西去。便是通往响堂山石窟的马峰公路。马峰线南北望去是广袤的平原。而路的西端横亘在面前的则是一道雄浑壮厚、绵延不断的大山。山上有巨石,状若鼓形。于是,当地人便把它叫作鼓山了。著名的响堂山石窟便是开凿在鼓山之上。

    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现存大小石窟三十余座。佛教造像4300余尊。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著名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同为一批。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北朝晚期也就是东魏北齐一代的佛教雕刻艺术;佛教和佛教雕刻艺术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早期的佛教雕刻大多呈现出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从响堂山开始,佛教雕刻艺术开始步入了中国化的进程。到了唐代已经形成成熟的汉式的佛教雕刻,响堂山的重要作用便是承上启下,开启了唐代造像的先河。响堂山既保留了早期佛教的造像特征,同时也创造出著名的三大石窟中没有的新式样,这就是响堂山石窟独有的魅力。

    北响堂石窟共有大小石窟20余座,分布在寺院里的有9座。此外在山腰还有一些小一点的窟龛。石窟的分布为四个区域:其中寺院里共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南区、中区和北区。位于山腰的为九条洞区。寺院内的每一个区域均有一个北齐时期的大窟及隋唐之后开凿的小窟组成。

    北响堂山石窟中雕刻最精美的便是大佛洞。大佛洞高12米,它的进深和宽大约也在12米左右,是响堂山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刻最精,可以说是最为壮观的一个洞窟。也是响堂山石窟中开凿时间最早的一个洞窟,它的开凿年代大约在东魏晚期(也就是公元6世纪)。主体工程的完成在北齐初年,距今已经有1450多年的历史,大佛洞的洞窟的结构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在方柱的正面雕刻出了一个大的佛龛,在它的两侧还有类似的两个大佛龛,每一个龛内的中央均雕刻着一个大的坐佛像,佛的两侧站立着菩萨,专家们把这样的佛像组合叫做"三世佛",也就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在佛教中有横三世和竖三世之说,这里的组合便是竖三世佛。

    洞窟内精美的雕刻,除表现在佛像、菩萨像等人物的雕刻外,还有那些分布在墙壁上的装饰图案,这种形式很类似于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叫覆钵塔。专家们把这种佛龛的形式也叫作塔形龛,塔形龛是响堂山独有的。塔形龛内现存佛像为民国年间补刻,虽然年代较晚,但这些雕刻也异常的精美,可以说,它也代表了当地民国雕刻的最高水平。塔形龛最下面雕刻有供养天人,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雕刻技法非常的奇特。类似现在的剪影效果,只雕刻出了人物的外轮廓部分。专家们把它叫做物象外减地平浮雕。这种雕刻技法在全国的石窟中,也只有在响堂这里才能看到。

    早期中国的佛教雕刻艺术在人体结构的表现上,在雕刻技法的处理上表现尚不太成熟,比如云冈石窟等地的佛像和菩萨像就显的很是呆板和僵直,在身体比例上也是上长下短。那么到了响堂山则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北洞左侧大龛内的菩萨,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左腿微微踮起,腰部轻轻扭动,身体的重心则落在右腿上。她站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放松而舒适的感觉,上身裸露肌肤的部分也给人一种强烈的质感。这身菩萨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佛教雕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完全打破了在此之前北魏云冈、龙门等石窟中那种传统的僵硬的造像风格,仿佛在一夜间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艺术匠人们的雕刻灵感。而使佛教中的人物更加走上生活、走向写实,拉近了佛国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也使菩萨更具有女性化的特征和亲和力,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学者们把这尊菩萨像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这尊菩萨像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中国隋唐以后的造像风格,以至到唐代这种细腰斜躯三道弯的风格成为佛教造像的主流。

    刻经洞也是北响堂另一个重要的洞窟。其开凿的时间大概在北齐天统年间,也就是公元565年,洞窟外形明显流露出受印度健陀罗风格的影响,呈现出一座座覆钵塔的造型。而这种造型在早期佛教中是为了安葬佛祖释伽牟尼特意创造出来的。传到中国便成为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的神圣象征。这或许与高欢的那个陵葬有很大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石窟造型却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将经卷诵文镌刻在石壁上,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独创。而中国佛教刻经的发源地便是响堂山。公元568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首次在响堂山开创了将经文镌刻在石壁上的先河。此后,这种做法影响到了 山东、河北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等地,并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刻经文化体系。刻经洞内外墙壁上雕刻的遒劲浑朴的文字,便是唐邕遗留下来的佛教刻经。迄今,在响堂山仍保留有数十部石刻经文,遍布在洞窟内外,佛像上下。

    北响堂南去15公里便是南响堂石窟。南响堂石窟临河而居,依山傍水,可谓天设地造,鬼斧神工。寺院内古塔插天,钟声缭绕。天下寺院皆以晨钟暮鼓为号,而惟独在南响堂寺,钟声则是在傍晚响起,究其缘由,无人能够说的明白。但"响堂晚钟"从明代开始便被文人墨客纳入了"磁州八景"之一。

    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摩岩造像,其规模虽不及北响堂宏伟高大,但其造像小巧精微,更具一番特色。

    石窟共分上下两层,均面向西南,下层有两个窟,规模较大,内为塔柱式结构,与北响堂寺大佛洞略同,一号窟为华严洞,二号窟为般若洞。其中华严洞高4.9米,宽、深均为6.30米,因窟内左、前两壁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而得名。此窟系支提式,中心有顶天的方形塔柱。正龛内造像原为一铺七身,本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56米,佛像雕造艺术高超,表情自然,慈善安详,躯干丰满硕壮,衣纹简洁洗炼,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点。同时了同学见早期造像中常见的那种迎风倾立、衣袂翻飞、飘飘易动的姿态,孕育着隋、唐的雕刻艺术萌芽,形成由东魏到北齐,向唐朝承上启下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窟的左、前两壁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近魏碑体,笔势遒健、书刻精细、保存完整,是研究书法的实物资料。该窟的前壁上方雕刻有"西方净土变",反映了佛教的天堂世界,亦是研究北齐建筑的实物资料。

    上层有五座石窟,均为三面三龛式结构,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3号窟,现为空洞;第二组4、5、6窟分别叫弥陀佛洞、释迦洞和力士洞;第三组7窟,称千佛洞,千佛洞最为华丽,保存比较完整,可以作为上五窟的代表。全窟共有造像1028尊,三面基坛上各雕一龛,每龛内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正面本尊为释迦佛。左壁龛内为弥勒像,右壁龛内为阿弥陀佛。三壁龛下的基坛上刻有十神王像。窟顶正中雕有八瓣莲花,其四周配有伎乐、飞天,载歌载舞;窟门两侧为力士,力士上身赤裸,颈饰项圈,足踏怪兽,肌肉丰满,威健有力。窟的整个造形为塔形窟式。外立面为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有长条式的瓦垄,滴水,有人字形坡顶,窟顶上方有象征塔刹的覆钵丘、山花蕉叶等。刹顶为双重宝珠,覆钵的下部有八层叠涩基。此窟是研究北齐建筑、音乐、舞蹈的宝库。

    南响堂石窟的西侧建有寺院和七级宋代古塔,山的顶部建有靠山阁,寺院内的建筑多为明清和近代的翻修。这些建筑虽在建筑史上未被称道,但寺院严谨的结构,合理的布局,加上院内苍松翠柏,青砖铺地,仍然是一处避暑游玩的旅游胜地。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9-09-11 14:17 | [楼 主]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响堂山石窟简介
  中国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分别称南响堂山、北响堂山石窟,相距 7.5公里。始凿于北朝晚期,隋、唐、明各代相继修造。现存石窟17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4300余尊。窟龛早有损坏,许多造像头部损失,有的流落于国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和1936年中国营 造学社刘敦桢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曾先后进行调查,分别发表了《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 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进行调查实测。鼓山一带为北齐佛教胜地,响堂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山现存北朝晚期洞窟11座,即南响堂 7座,北响堂 4座。北齐石窟多具仿木结构窟廊,其中南响堂第 3、7窟,北响堂第2、3窟,在窟前四柱三开间窟廊上方又凿有大型覆钵、山花蕉叶、刹杆及火焰宝珠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塔形窟。窟门两侧雕八角束莲柱,门额饰以精致的宝塔、飞天,门侧壁浅雕肥大忍冬纹,整个外观装饰华丽。南响堂第 2窟窟廊檐额上雕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是石窟建筑中仅有的一例,为研究北朝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
  北齐石窟平面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中心塔柱式有南响堂1、2窟,北响堂3、6窟等;三壁三龛式有南响堂 5、7窟,北响堂2窟等。响堂山的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 窟则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中心塔柱窟以北响堂第 6窟(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窟宽13米,深13.3米,高11.4米。中心柱坐佛高3.5 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窟内各壁 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饰富丽,龛内青石坐佛为民国初年补置。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第 7 窟(千佛洞) 保存较完整, 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龛内各雕一力士,窟内三壁开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雕 千佛,窟顶中心雕大型莲花,周绕八身飞天及宝珠,为 响堂山窟顶雕刻中的精品。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面相丰圆,体形健壮,立像如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衣纹轻 薄疏简,紧贴身躯,已由北魏以线条为主的造型,逐步 转变为以表现形体为主的新风格,有较强的质感,成为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都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 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 北齐石窟的一个特点。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 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 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 《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 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 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584),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 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 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 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9-09-11 14:17 | 1 楼
三人有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6
威望: 37 点
银子: 55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24(小时)
注册时间:2008-07-03
最后登录:2010-05-02

 

心是善恶根源
Posted: 2009-09-15 20:49 | 2 楼
三人有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6
威望: 37 点
银子: 55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24(小时)
注册时间:2008-07-03
最后登录:2010-05-02

 

我去过还行,,,还去了那的元宝山
心是善恶根源
Posted: 2009-09-15 20:52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曲径通幽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