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论佛教的人间性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论佛教的人间性

0
  人间佛教,顾名思义,即以人为本,以人间佛法来指导、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佛教。我认为人间佛教原本就是佛陀时代既有的根本思想,现在重提人间佛教,不过是佛教的返本归真。下面我就这种观点作简要论述。 ' qS!n  
  一、佛陀从诞生到涅槃都具有人间性  cs;Gk:  
u Aa>6R  
1、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公元前563年,释迦牟尼佛-----乔摩·悉达多诞生在中印度一个名叫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城郊外的蓝毗尼花园,他的母亲是摩耶夫人,父亲净饭王,佛陀本身就是世间人。 C YKGf1;If  
4 jro4B`  
2、出家在人间。悉达多太子在伽门山中静坐思索,吃牧牛姑娘送来的乳糜。 :''0z  
?7a[| -  
3、生活在人间。释尊的生活,一切随缘,不但著粪扫衣,也受名贵的金缕玉衣;不但食粗食,也常受百味食的供养;不但树下座,也住给孤独园的高楼重阁;不但独住山林,也与成百上千的比丘共住。出外托钵,化不到食,也便空着钵回来。有人将洗锅淀下来的饭糍,恭敬地拿来施佛,佛也照常欢喜的吃下。释尊是人,与人类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 boovCW  
qrYeh`Mv  
4、弘法在人间。释尊不忍这人间长此的黑暗,不忘出家的初心,在波罗奈的鹿野苑,开始为五比丘说法,推动了不共世俗的四谛法轮。崇高的超脱,平淡的现实,在释尊那儿是那样的和谐统一。他从不把自己当做是至高无上的领导者,也从不鄙弃任何一个众生。 qrh7\`,.m/  
@$G K<jl  
5、度化众生在人间。释尊的教化,风行恒河两岸,他的足迹遍布迦毗罗卫等十六大国。释尊的弟子,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有读遍四韦吠与十八大经的名学者,也有三个月读不熟一偈的文盲;有威仪庠的耆年大德,也有喜笑跳跃的顽皮童子。 t}l<#X5  
S-|$sV^cG  
6、成道涅也在人间。公元前485年,释尊八十岁,从摩揭陀到毗舍离,渐渐游行至拘尸那,受纯陀最后供养,度最后弟子须跋陀罗,于双林树间为弟子们作最后的教诲,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进入涅 vb!KuI!:p  
GefgOlg5"  
  综观佛陀一生,他诞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佛在人间,说法在人间,入灭也在人间。可以说佛陀从舍弃王位,入山求道,到用三归五戒度化商人开始,到晚年临涅前度化纯陀,无时无处不是生活化、人间化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佛陀从诞生到入灭就与人间是密不可分的。  f |5|n>*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0 22:51 | [楼 主]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二、佛教理论在教义上具有人间性   
    1、佛教特别重视人类。佛经常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在宇宙六大类众生(天、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中,人有三大特点:一是忆念力殊胜,善于思维;二是梵行力殊胜,有惭愧心,能以高尚的道德自律;三是勇猛力殊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勤劳而勇敢。因此人类最适合于修行办道。故《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 s%Z3Zj(,8(  
  2、佛教关注人间的问题。佛经中对于人类的政治(国家的治理等)、经济(财富的取得与分配等)、军事(对战争的态度等)、文学艺术(因明、声明、工巧明等)、医疗卫生(医方明等)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诸方面都有大量的指导性文字,至于有关哲学、人的身心修炼方面的讨论更是随处可见。表明佛教在教义上十分关注人间的现实问题。 #3.\}d)  
-7lJ  
  3、佛法是不离世法的。根据佛教的根本教义,如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和实相印、性空缘起的理论来看,佛法是不离世法的。佛经在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而且十分明确。如《法华经》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金刚经》说:“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维摩诘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瑜伽论》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等。可以说,佛教的每一条经文都在讲世间法。 4aGHks8Z,\  
Tf+B<B:  
  4、赞叹菩萨入世度生。大乘经典中充满了赞美菩萨入世度生精神的文字和典故,如说“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典型的如《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观世音菩萨,《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普贤菩萨,《维摩经》中的维摩居士,《地藏经》中的地藏菩萨等,他们广修四摄六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一切都是为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被广大佛教四众弟子引为学习的楷模。小乘经典如佛传和本生、本事类的经文中也大量记载了菩萨入世度生的感人故事。 H|Eu,eq-E  
.NabK  
  5、佛教否认宇宙万物神造论与神我论。佛教认为一切法无不从缘而生,没有常恒不变的事物。人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相续流转的身、口、意三业,由起惑、造业而感果,感果时再起惑、造业。强调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修戒定慧等),才能改变命运,改造世界。经云:“生天及解脱,自力不由他”。佛教的业感缘起论彻底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神创论及神我论。 1=s%.0  
z19y>j  
  6、佛教反对祭祀。古代印度受婆罗门教影响盛行火祭,认为祭祀万能。他们把人类所需的食品如瓜果、米谷、乳酪、牛羊等投入火中,作为祭品。认为这些祭品被火烧后,气味升到天上,天神食后,生欢喜心,就能保佑五谷丰登、牛羊繁衍。而佛教认为为祭祀天神、鬼魂屠杀牛羊,不仅耗费钱财,除了增长罪恶、加重负担之外毫无用处。佛教素重八正道,认为真实、清净的出世法只能从正知正见与正行中来,决不能从神化的祭祀与咒术中来。 HYtkSsXLN  
\!-X&ws  
  7、佛陀反对神化个人。释迦佛如前面介绍的那样,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始终把自己当作僧团的一分子,不搞特殊化。如他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能供养僧,则供养我已”。佛常劝导弟子不要依赖佛,要依靠自己,要依法而行,如说:“人应当自作皈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解脱戒经,是汝大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佛常把自己说的法譬作船筏,一旦渡过了河,就应舍弃船筏。他教导弟子们要善于思考,不要迷信,如说“迦摩罗人啊,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宗教典籍,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而信以为实,也不可作此想。迦摩罗人呀,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它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因此佛经提出了判断是非的四依原则,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仅从以上几则经文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人类的朋友、导师和良医的形象,丝毫也没有救世主或神的形象。 rZ^DiFR  
Yx,  
  8、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按照人类的情形分析描述的。可以说佛法本是为人类而说,一切是适应人类的情形而安立的。 QkA79%;j  
KktQA*G  
  9、佛经的编集、用语、翻译都是无数的高僧大德在人间传诵、汇编、推敲、整理乃至书写流通的,有史可考。通常经文前都须说明时代、地点及与会人员等,“说时方人,为令人生信故。”不象某些神教的经典是神定神降的! H -`7T;t~  
w+Ag!O}.L  
  10、佛法是靠僧宝住持的,而出家五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罗尼是在人间的。出家众的律仪戒只为人而说。如僧人受戒前被问到:“汝是非人耶?如是非人——天神或鬼畜则不得受戒。依戒而摄僧,依僧而住持佛法,佛教的人间性是再明显不过了。 W8\K_M}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0 22:52 | 1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三、重新提倡人间佛教意义重大
1、有利于恢复释尊创教之初人间佛教的一些优秀品质,发扬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纠正不适应时代机宜的传统佛教中的一些偏弊。长期以来,我国佛教界消极遁世的心态盛行;并有过分重死、重鬼及追求神异的风气,以及偏重自利、不顾社会责任的行为习惯等,提倡人间佛能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种种误解,重振佛教。 S's\M5  
2、有利于佛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接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沟通,与各个宗教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从大陆来说,有利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佛教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说,有利于佛教适应并规范世界性的以人为本的趋向,促成三大语系佛教的交流与“世界佛教”理念的形成。 x?T/=C  
]7Tjt A.\q  
3、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使之在人间佛教的旗帜下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服务。 nxCwg>  
dtr8u  
4、有利于四众弟子树立正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附法外道的识别能力,自觉地抵制各种民间邪教和迷信的影响。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0 22:52 | 2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四、佛教人间化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Q{dOvp  
F_$eu-y  
    1、理清一般群众思想中对佛教的曲解。佛教虽传入中国虽已二千多年了,但在一般民众中,对佛教的真相的了解仍不明了,使佛教的精神和作用都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一般民众信仰佛教,往往将佛、菩萨等同于鬼神,他们不明白佛,乃是宇宙万有实际真相的觉悟者,与中国的圣人意义略同。他们祟仰的是济公活佛、疯僧式的神通,或以为和尚有念经度亡的神力,有看相、算命、占卜、测风水的各种本事。还有些人以为佛法既追求清净寂灭,视佛教为清闲遁世的东西,这些都是对佛教的歪曲。 |]w0ytL>(2  
q ;1]M[&  
  2、更多地关注现实人生的提高与完善。佛教人间化是契机的,佛教源出人间并要服务于人间,因此须以人为本,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多地关注现实人生的提高与完善,将佛法与世间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最符合人类的心愿与时代的要求,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fM  
Zqc+PO3lw  
  3、不能局限于宗派门户之见。佛教人间化是理智的,崇尚正信、智信,为此要求四众弟子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不仅要深明教义,还要掌握必要的世间法,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识别、判断能力,避免邪信、迷信,改变佛教过去那种天化、神化、鬼化、巫化的倾向。此外,须站在全体佛教的立场上看问题,不局限于宗派门户之见。这既是为了自利,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古来的高僧大德都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兼通的。 4Bsx[~ u&  
c%n[v3]  
  4、要发菩提心,发长远心,学菩萨行。佛教人间化是积极的,崇尚真修实行。其根本宗旨是寻求对烦恼的解脱、对生死的解脱,不过并不是离开世间求解脱。其中还有一个摆正个人解脱与众生解脱(社会效果)的关系问题,二者应统一起来。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入世是为了究竟的出世。因此要求发菩提心,发长远心,学菩萨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首先学会做好人,行五戒十善,进而广修四摄六度,积极地弘扬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o>R#J(  
hlWTsi4N  
    5、完善相应的理论和弘法机制。佛教人间化具有建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恢复佛教固有的根本精神;二是根据这些精神,结合时代、众生之机宜而建立、完善相应的理论和弘法机制。有破坏而没有建设是很危险的,而如何建设,则是摆在各个时代广大四众弟子尤其是高僧大德面前的一大课题。我想,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可称之为人间佛教。 `D6Bw=7  
LxC*{t/>8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0 22:53 | 3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五、 建设人间佛教应注意的问题  k\rzvo=U  
/2Q@M>  
  1、 坚 持 佛教 立 教 的 基 本 宗 旨 与 教 义 。在 人 间 佛 教 弘 扬 的 过 程 中 ,应 坚 持 法 与 律 的 合 一 , 缘 起 与 空 的 统 一, 自 利 与 利 他 的 合 一 等 , 以 妥 善 处 理 好 入 世 与 出 世 、 现 世 与 来 世 , 个 人 解 脱 与 社 会 效 果 的 关系 。 ?4vf 2n@  
xO"fg9a  
  2 、 重 视 和 加 强 佛 教界 的 自 身 建 设 。主 要 是 加 强 赵 朴 老提出 的 信 仰 建 设 、 道 风 建 设 、 教 制 建 设 、 人 才 建设 、 组 织 建 设 。 寺 院 与 社 会 及 信 众 间 应 建 立 一 种 相 互 补充 、 相 互 促 进 乃 至 相 互 监 督 的 机 制 。 佛 教 是 一 种 信 仰 体 系 , 具 有 崇 高 的 理 念 和 不 可 取 代 的 价值 , 契 机 绝 不 意 味 着 迎 合 低 级 趣 味 和 民 间 的 迷 信 、 邪 信 。 因 此 应 尽 力 保 持 佛 教 具 有 的 慈 善 、寂 静 、 朴 素 、 圣 洁 、 慧 悟 、 超 然的 品 位 或 格 调 , 使 接 触 或 信 仰 佛 教 的 人 都 能 获 得 利 益 , 或 得 到一 分 喜 悦 、 一 分 力 量 ; 或 受 到 一 分 启 迪 、 一 分 净 化 ; 或 确 立 一 种 信 念 、 一 种 价 值 观 。 要 防 止因 适 应 时 代 与 众 生 机 宜 而 造 成 佛 教 本 质 上 的 异 化 , 避 免 佛 教 陷 入 政 治 化 、 商 业 化 、 文 化 化 ,或 功 利 化 、 庸 俗 化 之 误 区 。 P0WI QG+  
N'[bA  
  3 、坚 持 佛 教 的 中 道思 想 , 提 倡 以 出 世 的 心 态 作 入 世 的 事 业 。即 立 足 佛 教 , 服 务 社 会 、 法 轮 常 转 。坚 信  佛 日 增 辉 之 日 , 即 是 庄 严 国 土 、 利 乐 有 情 之 时 。 |d =1|C%,  
'S]7:/CI  
  4 、充 分 利 用 不 断 发展 和 丰 富 的 科 技 成 果 。 应 将 科 技 方 面 的 理 论 成 果 融 进 佛 教 的 理 论 研 究 之 中 , 使 佛 教 减 少 迷 信的 色 彩 而 更 具 有 说 服 力 ; 并 将 科 技 创 造 的 物 质 成 果 运 用 于 佛 教 提 高 弘 法 效 率 、 庄 严 道 场 、 方便 信 众 乃 至 服 务 社 会 的 事 业 之 中 , 以 进 一 步 扩 大 佛 教 的 社 会 影 响 。 同 时 应 充 分 运 用 佛 教 博 大精 深 的 教 义 引 导 人 们 认 识 科 技 的 局 限 性 , 纠 正 、 改 善 其 产 生 的 种 种 负 面的作 用 , 以 体 现 佛 教 特有 的 价 值 。 x@/ N9*  
#/!fLU@  
  5 、注 意 保 持 佛 教 界内 部 的 团 结 。 佛 教 各 语 系 、 各 宗 派 、 各 学 派 之 间 以 及 各 团 体 、 各 寺 院 乃 至 四 众 弟 子 之 间 都 应相 互 沟 通 、 了 解 , 相 互 尊 重 , 尽 力 求 大 同 存 小 异 , 本 着 有 利 于 国 家 统 一 、 民 族 团 结 、 社 会 稳定 , 有 利 于 维 护 佛 教 的 整 体 形 象 , 处 理 彼 此 之 间 的 关 系 。 这 是 关 系 到 佛 教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根 本问 题 。 ,5J-C!C  
#-?C{$2I  
“人间佛教”本是佛陀时代既有的根本思想,现在重提人间佛教。其宗旨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佛教发展的历史脉胳,追寻纯正的佛教精神,以人为本,随应时代的要求,以更好地弘法利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自主意识和人文思想日益增强,人间佛教思想在佛教界也日益深入人心。可以预料,人间佛教在二十一世纪将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 B@XnHh5y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05-10 22:54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你说我说他说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