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雅禅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3 点 银子: 127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3(小时) 注册时间:2018-05-08 最后登录:2018-08-21 | 心上莲花:三生石上旧精魂——历史上的轮回公案 0 一 :OG I|[ ,~1"50 Hp@ 明代大儒王阳明为右佥都御史,巡视江西之时,有一次到了一座寺院,看到有一间房子锁着,看起来锈迹斑斑,久未开启的样子。问起来,寺院的师父说,这是以前一位老和尚坐化在里头,圆寂前曾吩咐谁也不准打开,所以锁了50年了。 {_QdB;VwH 98>GHl'lM 王阳明为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早已是个达人,但这回莫名其妙地就纠结上了,不顾什么禁忌,非得要打开看看。在那年头,御史大人发了话,是没得商量的,那就打开吧。打开一看,那圆寂的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团上,墙上题有一偈: iRzFA!wH 6qWUo3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k, HC"?K FTf#"'O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ilA45@ l3>S{ 原来老僧早已预知五十年后的这一幕。只是座上的老僧,座下的阳明,前世与今生骤然相逢,时光恍然交错,不知此时王阳明作何感想? }yz>(Pq q,vWu(. 也许是轮回的宿因,王阳明的心学明显深受禅宗的影响。《传习录》上记载:有一次,王阳明在南镇游玩。一位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王阳明先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则典故,与六祖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如出一辙、毫无二致。袁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前世修行的宿慧,成就了后世的一代宗师。 5E&#Kh(I zx3gz7>k; 只是上一辈子修证到如此程度,这一生还在尘世间沉浮。后世的王阳明,虽曰龙场悟道,生死大事,犹未能了。乡野村夫一句佛号,念诵不辍,一生成就,如鸟出笼,永脱轮回。两者成就之相较,不可道里计也。 an"&'D}U ,o&C"sb gc9R;B1 ^"WVE[" 二 e$# *t JvpGxj 《太平广记》中记载:有僧人圆观与李源交情甚笃。圆观法师圆寂前,告知李源轮回的去向,并相约来生:“浴儿三日,亦访临。若相顾一笑,即其认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之期也。”到了时间,李源找过去,“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 &{}Mds Mo,&h?VOM? 十二年后的秋八月,李源到了余杭,赴旧时所约。相见的描述,古文原文美轮美奂,故一字不更,节录如下: ?sf<cFF 3Q=^&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