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勋章中心
|
帮助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wind
wind5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洞天福地社区
»
你说我说他说
»
宗舜法师破斥泛多元文化论
>> 洞天论坛
|- 法海拾贝
|- 人间菩提
|- 红尘清泉
|- 觉海泛舟
|- 月印千江
|- 你说我说他说
>> 福地论坛
|- 广告专区
|- 活动公告
|- 收支公布
|- 提出申请
|- 护生放生
|- 经书倡印
|- 素食养生
>> 行云流水
|- 曲径通幽
|- 时尚风情
|- 文章影视
|- 生活小窍门
>> 站务管理
|- 本站公告
|- 斑竹议事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宗舜法师破斥泛多元文化论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21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小
中
大
宗舜法师破斥泛多元文化论
0
1~ SY
iY|YEi8
摘录自宗舜法师
-Ez|
zW0AB8l
《试论归依体的获得、破失及守护·二、归依体破失的因缘》
INbjk;k
~2H7_+.#
……
gv[7h'}<
(FjgnsW
二是泛多元文化论的流布。从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和睦、人民幸福的角度来说,多元文化的提法,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多元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将多元文化解释成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彼此不分,内外无别,则未免流于庸俗,这就是泛多元文化论。即如,在海外,有的法师去宣讲天主教的《玫瑰经》,说:
j^%i?BWw
y9*H
佛家的教学,它的宗旨是“离苦得乐”,我们从《玫瑰经》上也看到这个意思。第二段痛苦奥迹里面是教我们“离苦”,荣福奥迹里面是教我们“得乐”,跟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宗旨完全相同,在短短这些经文里面全部都包含了。
q6Q=Zo@
_yWH\5@
他还说:
W;N/Y3Lb
?Nh%!2n
所以现在宗教教育是比什么都重要,宗教必须突破自己宗教的框架,要容纳所有的宗教,知道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
gw*d"~A
9wq%Fnt
并说:
Pm1 " 0
!GIsmqVY
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教?这个话说起来就太长了。这是因为过去科技没有发明,每一个族群居住的地方彼此不相往来,造成一个闭塞的局面,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谓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如果我们懂这个原理原则就晓得,佛教讲的诸佛如来,其他宗教讲的上帝、上主、神圣,我们肯定是一个人的化身;在不同的地区,他用不同的身分,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众生,虽然形式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的指标决定相同,方向决定相同,目的决定相同。这是我们在许多宗教经典里面细心去读过发现的,我们这样才真正认识神,作神的子女、作神的学生。
pK8nzGQl7
(j~V
但是,在那位法师讲了这么一大通圆融论之后,人家并不领情,讲座的主持人特丽莎修女仍然明确地说,《玫瑰经》乃是“因为一般人不阅读圣经,因此《玫瑰经》帮助他们了解玛利亚与耶稣的生活。因此当人们在唱诵《玫瑰经》时,不仅是祷告而已,同时也明了耶稣的一生和祂与玛利亚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这是藉着《玫瑰经》来祷告,来表达我们对天主和耶稣的信仰。”并且在总结中,仅仅肯定“法师则在对欢喜三端的演述中,建议我们身为一个信徒,如何以圣母与耶稣以及古圣先贤为学习的榜样,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基本上,这就是法师所阐述的。”而对其再三强调的所谓佛教与天主教等的一致,根本不加回应。落脚点还是在天主教之本位上:“我们的天主选择传道做为他的志业,我们应该想想,身为一位基督徒或天主教徒,应该如何来过生活?”可见硬要把佛教往天主教上努力去靠,多少有点自作多情的意味。且不论其两者(或者多者)完全相同论在学理上的悖谬,仅从实际效用来看,就不免大打折扣。作为佛教信仰者,归依的根本,即体认三宝为唯一的尊崇对象。学佛人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这个利他,包含着向不信者宣传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工作,亦即我们常说的弘法。而现在,佛教信仰者讲《玫瑰经》发明所谓“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的“玄义”,在信仰天主教的人看来,可以认为既然佛教的东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当然不必去学佛法。而在首施两端的人看来,同样可以认为,既然佛教的东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去学天主教即等同学佛教,不学佛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信佛的人,到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去做礼拜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嘛。这样一来,佛教作为解脱道的不共性完全被抹煞,其结果必然是佛教主体地位的丧失。尤其是这样的下劣见还用所谓“华严境界”来包装,就更显得叫人哭笑不得。
5dgBSL$A}]
^TEODKS
同观音菩萨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一样,《维摩诘经》中也有一句话是常常被引为证明的,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 。其实,现在动辄说某个宗教的神是某个佛、菩萨的化身,乃是对“化身”的庸俗化。作为化身,他们体现出的不仅有“同”之一面--即随顺世俗。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体现出的还有“异”的一面--即超越世俗。“欲钩牵”是手段,是方便,“入佛智”才是目的,是真实。观音菩萨的应化,落脚点还是在“度”字上,即以佛法令众生得度(这才是根本落脚点)。假如某个所谓的“化身”表现出来的教化只有“欲钩牵”而没有“入佛智”,那他是不是真的“化身”,就值得推敲了。如《圣经》所说的“十诫”,有些人仅仅从名目上看,就武断地说,与佛教十善业道相同。但是,“十诫”之首即明确要求:“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1)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这就从根本上与佛教了划清界限。如果承认“十诫”,必然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更不说有馀大师”这个原则相违背。二者如何能“同”?又怎么可能“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不同的正信的宗教(简别邪教)在化民导俗方面的相似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从信仰角度去强为捏合。在宗教之间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多谈宗教与宗教的“同”的方面,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共存。但在宗教内部,还得多谈宗教与宗教“异”的方面,以体现自己宗教的殊胜性,坚定自己的信仰。假如自己对自己所信仰的内容都缺少自信心,还要比附其他东西来成立,从佛教角度说,归依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说这种“泛多元文化论”,也是破失归依的一个隐因!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9-03-12 00:48 |
[楼 主]
rowa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1 点
银子:
51 两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21-04-08
最后登录:2023-09-26
小
中
大
每一次扬起风帆去远航,都难免会有阻挡,只要有梦想在心中,未来就充满着希望;每一次张开翅膀去飞翔,都难免会受伤,只要有梦想在激励,未来就承载着希望。梦想,在心中埋藏,它已经在慢慢走来,给人们带来希望,光芒和启迪。
tN3 {7'\7
幸运时时彩走势图
、
台湾宾果走势图
、
SG飞艇走势图
Posted: 2023-06-13 12:07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洞天论坛
|- 法海拾贝
|- 人间菩提
|- 红尘清泉
|- 觉海泛舟
|- 月印千江
|- 你说我说他说
>> 福地论坛
|- 广告专区
|- 活动公告
|- 收支公布
|- 提出申请
|- 护生放生
|- 经书倡印
|- 素食养生
>> 行云流水
|- 曲径通幽
|- 时尚风情
|- 文章影视
|- 生活小窍门
>> 站务管理
|- 本站公告
|- 斑竹议事
洞天福地社区
»
你说我说他说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