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佛教的圣典 五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佛教的圣典 五

0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
一、修多罗,指契经。
二、祇夜,指重颂。
三、伽陀,译为讽颂。
四、尼陀那,译为因缘。
五、伊帝目多,释为本事。
六、阇多伽,译为本生。
七、阿浮达摩,又称为阿毘达摩。
八、阿波陀那,译为譬喻。
九、优婆提舍,译为论议。
十、优陀那,译为自说。
十一、毘佛略,译为方广。
十二、和伽罗,译为授记。
这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其余九部从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中论
详称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
中论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分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
受中论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有:
一、顺中论二卷,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
二、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
三、大乘中观释论九卷,安慧释,惟净等译。
以上皆为中论之异出,西藏也有中观学派二系统。

唯识二十论
一般称为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唯识二十论由偈颂之数而命名,论中共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并非表明宗义。
有三种译本:
一、后魏般若流支译,题为唯识论或楞伽经唯识论。
二、陈真谛译,题为大乘唯识论。
三、唐玄奘所译的二十唯识论。
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因明入正理论
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着,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
本论各家之批注如下:
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
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
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
因明论瑞源记八卷,凤潭着。

念佛三昧宝王论
宝王,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称宝王。
楞严经:「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往生论注:「华严经宝王如来。」
宝王三昧,为念佛三昧之美称,念佛者为三昧中之至宝,故称宝王三昧。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
宝王论:「法华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
念佛三昧宝王论简称宝王论,三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金錍论
本名金刚錍,一卷,荆溪湛然着。
阐明无情草木悉皆成佛之义。各家的撰述如下:
金刚錍论私记二卷,唐明旷记。
日本辨才会,金刚錍科一卷,宋仁岳撰。
金刚錍科一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论义一卷,宋可观述。
金刚錍论义解中卷,宋善月述。
金刚錍论释文三卷,宋时举释,海眼会。
评金刚錍一卷,宋善熹述。
注金錍论一卷,传教着。
金錍论逆流批三卷,凤潭着。
金刚錍科解一卷,慧证着。

十二门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秦罗什译,三论之一。
内容叙述观因缘门至观生门之十二门而入于空义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三十唯识论
又称为三十唯识,唯识三十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
注释如下:
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明昱约译。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7 19:40 | [楼 主]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佛教的圣典 六

杂阿昆昙心论
杂有杂揉之义,本论即法胜阿毘昙心论的解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简称为杂心论,也称作杂阿毘昙经。

释摩诃衍论
十卷,龙树菩萨造,筏提摩多译。释起信论者,常略称为释论。
各家的疏注如下:
释摩诃衍论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
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宋法悟撰。
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宋志福撰。

百法明门论
详称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常略称为百法论。
各家之注述如下:
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批注,明普泰增修。
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
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
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
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
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批注。明明昱赘言。
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
四分律为五部中昙无德部之律藏,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于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而止,而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为四分律。
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为四夹,故名为四分。初分二十卷、二分十五卷、三分十四卷、四分十一卷。
戒本疏一上:「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云,于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此据说所至,非义判也,故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义开耶。」
资持认上一之一:「以法正尊者于根本部中随己所乐采集成文,随说而止即为一分,凡经四番,一部方成,故号四分,非同章疏,约义判文。」
寄归传一:「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为题目。」

首楞严经
详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
首楞严,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
经题:「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译语。」
开元释教录九:「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右一部十卷今现在,沙门释怀迪州人也,住罗浮山南楼寺.....后因游广州遇一梵僧,赉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勤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
阅藏知津:「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楞严经
详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首楞严为佛所得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楞严经阐明心性本体,文义皆妙为一代法门之精髓,然而因楞严经不载唐、宋、元、明四大藏,在学者间颇有真伪之争。
楞严经有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帝译,十卷。
楞严经属于大乘秘密部,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为学佛之要门。
等不等观杂录一:「楞严楞伽之楞字,说文作棱,他书从之,惟佛经内专用楞字,疑系译经时所定,当从之,不必更改也。」

楞伽经
楞伽,为师子国(现今之钖兰岛)之山名,楞伽经,就是佛在楞伽山所演说的经典。
楞伽经有四种译本,现今只存三种:
一、宋求那跋陀罗译,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共四卷。
二、元魏菩提流支译,称为入楞伽经,共十卷。
三、唐实叉难陀译,称为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
这三种译本之中,以唐译较为条畅。
各家的著述如下:
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
楞伽经注卷二卷五,唐智俨注。
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
楞伽经集注四卷,宋正受集注。
大乘入楞伽经注十卷,宋宝臣注。
楞伽经纂四卷,宋杨彦国纂。
观楞伽经记八卷,明德清笔记。
楞伽补遗一卷,明德清撰。
楞伽经玄义一卷,明智旭撰述。
楞伽经合辙八卷,明通润述。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批注八卷,明宗泐如圯同注。
楞伽经参订疏八卷,明广莫参订。
楞伽经宗通八卷,明曾凤仪宗通。
楞伽经心印一卷,净挺着。
楞伽经心印八卷,前有科文函是疏。
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明焦竑纂。
楞伽经疏卷中,残缺。

地藏本愿经
详称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唐实叉难陀译。
经中记载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复召地藏大士,永为幽明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报本荐亲,咸登极乐。此经多说地狱诸相,及追荐之功德,为佛门中之孝经。
有关的著述如下:
地藏本愿经科文一卷,灵桀定,岳玄排。
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灵桀撰。
地藏本愿经科注六卷,灵桀撰。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一卷,宋常谨集。
地藏经开蒙三卷,清释品玵集。
[ 此贴被清凉在2008-05-09 13:11重新编辑 ]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00 | 1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七

小乘经
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为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然有浅深之别,然而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盘之悟。
乘,运载之意,使人乘之到达悟岸,阿罗汉果以四谛为教体,辟支佛果以十二因缘为教体,小乘有二道,因此又称为二乘,这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所诠释的要义,因此天台又称之为三藏教,佛寂灭之后,印度的小乘分为二十个流派,传到我国之后,立宗名为俱舍、成实、及律三派。
小乘经说明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诠释空寂之涅盘,十二部经中只剩下九品,如四部阿含经,就是小乘经典。

维摩诘所说经
又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简称维摩经。三卷,秦罗什译。
有三种译本:
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
二、秦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
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
各家疏注如下:
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
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
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
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
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
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
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
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
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
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
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
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
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
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
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扬起元评注。
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
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

大宝积经
略称为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唐菩提流支译。
说法共四十九会,七十七品。前后诸师译一会或数会而别行之,唐菩提流志新译三十六会三十九卷,取旧来诸师所译二十三会八十一卷合之,以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为全本。
宝积者,法宝之集积也,为大乘深妙之法,故称之为宝,无量法门摄在此中,故称为积。
宝积经论一:「大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别义摄取故,所有大乘法中诸法差别者,彼尽摄取义,故名曰宝积。」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七卷,失译。
佛在罗鹫山,阿难闻外道讥佛非孝,以日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萨,说尝为须阇提太子,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或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有九品,系结集家之手草。

大方广宝箧经
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佛在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

方广大庄严经
十二卷,唐地婆诃罗译。
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为众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大方广师子吼经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
内容叙述佛在日月宫中,使胜积菩萨往北方欢乐世界法起如来之所,法超如来为师子吼,后告于大众,释迦牟尼即我法起也。

大方等无想经
又称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昙无谶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赞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三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盘、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第三十六品为祈雨之神咒。
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请问云兴,赞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三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盘,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第三十六品说祈雨之神咒。

灌顶经
佛说灌顶经,又称为大灌顶经、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东晋帛尸梨蜜多译。
自三归五戒经至生死得度经集十二部之经者,十二经一一有佛说灌顶四字,故名灌顶经,此就其功德而言,非洒水灌顶之义。

灌腊经
灌腊经详称为般泥洹后灌腊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灌者,四月八日之灌佛也,腊者,七月十五日之盂兰盆也。这一日为比丘安居之终日,故称腊。
佛依阿难之问,说灭后于此两日可设斋会者。

观无量寿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宋疆良耶舍译。
经中说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而临频婆娑罗王之宫中,分十六观而说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及净土之相。
各家疏注如下: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者大师说。
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
释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唐法聪撰。
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述。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
观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
灵芝观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戒度述。
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一卷,宋知礼排定,明真觉重排。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五卷,明真觉分会,日本实观改修。
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
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二卷,续法集。
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
观无量佛经笺注,丁福保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03 | 2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八

四十二章经
相传为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为大小乘中摄集四十二章经,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部经。
各家注述,列举于下:
四十二章经御注一卷,宋真宗皇帝注。
四十二章经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
四十二章经解一卷,明智旭着。
四十二章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
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续法述。

大树紧那罗五所问经
四卷,秦罗什译。
佛住在耆阇崛山,大树紧那罗玉与他的眷属一同去诣见佛,他弹琴的技巧非常高妙,使大众及山川都翩翩起舞。天冠菩萨问大树紧那罗王为什么不成佛,大树回答说:菩萨十二无满足之法,大树请问宝住三昧,佛答以修习生起八十种之宝,于世出世之宝得自在。天冠菩萨问佛,大树为什么以伎乐教化众生,佛详细的回答他。于是佛便应大树之请,率领大众到香山去,受他们供养,为他们演说妙法,又返回灵山,为阿阇世王等,说三十二种菩萨之法器。

菩萨善戒经
又称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三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禅定起请广说决定毘尼,佛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敕文殊使说究竟毘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为宗,成十地论,而地持经又由十地论录出别行,因此地持经与善戒经大略相同。
另有菩萨善戒经一卷,明六重八重四十八轻,说菩萨受戒之法。即上经戒品中之别出,与玄奘所译的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大同小异。

佛印三昧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印,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佛印。
止观二:「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
同辅行:「既是实相,故名佛印。」
内容叙述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盂兰盆经
盂兰盆经的缘起,是因为目莲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便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便为他说了这部经,教他在七月十五日作孟兰盆,以解救他的母亲。
盂兰盆是梵语,又叫作乌蓝婆拏,义译为倒悬。七月十五日,为僧侣们结夏圆满之期,结夏九旬,参学得道的人很多,在这一天修供,福德百倍,因此佛教中人在这一天作孟兰盆,施舍佛陀和僧侣们,以报答父母的恩德。现今在中元节作盂兰盆会,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所译。

善生经
有以下几种:
一、后汉安世高译,称为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二、西晋支法度译,称为佛说善生子经。
三、善生经,在中阿含第三十三。
四、善生经,在长阿含第十一。
五、善生经,在优婆塞一集会品。
善生童子,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佛见之而说佛法之六方礼:父母为东方,应以五事敬顺,师长为南方,应以五事敬奉,妻妇为西方,应以五事敬待,亲族为北方,应以五事观敬,僮仆为下方,应以五事敬授。以沙门婆罗门为上方,应以五事供奉,礼敬如是诸方,则死得生天。

弥勒上生经
详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
内容说弥勒上生兜率天及兜率内院(即弥勒净土)之乐事。
疏注如下:
弥勒上生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
观弥勒上兜率天经赞二卷,唐窥基撰。
弥勒上生经料简记一卷,唐憬兴撰。
弥勒上生经述赞卷一,译者失名,内容不全。

弥勒下生经
有两种译本:
一、后秦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成佛之事。
二、竺法护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本经之疏注如下:
弥勒下生经疏一卷,唐憬兴撰。
弥勒下生经述赞卷二,译者失名,内容不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04 | 3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九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为法相宗的重要经典,全书共八品,属于大乘方等部。
共有四种译本:
一、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相续解脱经,一卷。
二、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五卷。
三、梁朝真谛所译的解节经,一卷。
四、唐朝玄奘译的解深密经,五卷。
现今流通的是第四译。

大般涅盘经
略称为涅盘经,有大乘小乘二经。
小乘之大般涅盘经三卷,晋法显译,与白法祖所译的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的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
大乘之大般涅盘经有两本:
一、四十卷,北凉昙无忏译,称为北本涅盘,分十三品。
二、三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同治北本,称为南本涅盘,天台章安依此经作疏。

梵网经
详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三藏于长安翻译经论,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颢等三百余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品,且写八十一部流通于世。
梵网者,从譬也,大梵天王之因陀罗网,重重交彻,无相障阂,诸佛之教门,亦重重无尽,譬如梵王之网。
各家著述如下:
梵网经记二卷,唐传奥述。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六卷,唐法藏撰。
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四卷,唐胜庄撰。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五卷,现存卷二及卷四,唐智周撰。
梵网经菩萨戒疏四卷,现存上卷,唐法铣撰。
梵网经菩萨戒注三卷,宋慧因注。
菩萨戒本经笺要一卷,明智旭笺。
菩萨戒羯磨文释一卷,明智旭笺。
梵网经玄义一卷,明智旭述。道昉订。
梵网经合注释经上下七卷,明智旭述,道昉订。
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八卷,明弘赞述。
梵网经直解释经上下四卷,明寂光直解。
菩萨戒疏随见录一卷,明今释造。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书玉述。
梵网经直解事义一卷,梵网经戒光一卷,净挺着。
梵网经顺朱释经上下二卷,德玉顺朱。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一卷,新罗元晓述。
菩萨戒本宗要一卷,新罗大贤撰。
梵网经古迹记释经上下四卷,新罗大贤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卷上,新罗元晓造。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三卷,新罗义寂述。

顶生王经
有两部:
一、佛说顶生王故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
二、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赵宋施护译。
这两部经都描述顶生王的行迹,而其中有一部分出入。
从前有一位布杀陀王,有一天头上突然长了个疱,从疱里头生出一个小孩来,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成为金轮王,又称为顶生王,顶生金轮王征服四天下之后,便上忉利天,想要加害上帝,自己来取代上帝的位置,后来没有成功,困病而死,顶生王,也就是释迦佛。
俱舍光记八:「曼驮多,是王名,唐云我养,是从布杀王顶疱而生,颜貌端正,王抱入宫,告谁能养,诸宫各言我养也,故以标名,旧云顶生王,此义翻也,然非正目,此王长大为金轮王。」

观所缘缘论
一卷,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
本论以因明三支之法,说明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者。
注释如下:
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明明昱会释。
观所缘缘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观所缘缘论释记一卷,附问答释疑,明明昱录记。
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杂集论
又称为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是无着等所造,今盛行者,唯觉师子之释论及安慧菩萨之糅论。

摄大乘论
又称为广包大义论,无着菩萨所造,释论为天亲及无性造。
有三种译本:
一、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
二、陈真谛译,三卷。
三、唐玄奘译,三卷。
前两本称为摄大乘论,后一本称为摄大乘论本。

成实论
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
成实者,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有惠影的成实论义章二十卷,道藏的疏十六卷,已经亡佚。

无着摄论
五摄论之一。无着所造之摄大乘论。
有三种译本:
一、后婆佛陀扇多译,二卷,称为摄大乘论。
二、陈真谛译,三卷,称为摄大乘论。
三、唐玄奘译,三卷,称为摄大乘论本。

辨正论
八卷,唐沙门法琳撰。
论中以道、儒二教与佛教作对比,辨明佛教正直之书,书中分三教治道篇以下十一品,书后记载撰者与尚书右仆射蔡国公之书。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08 | 4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佛教的圣典 十

大宗地玄文本论
二十卷,马鸣菩萨造,陈真谛译。
论中以十种爱乐心、十种识知心、十种修道心、十种不退心、十种真金刚心,及一大极自然陀罗尼地之五十一种为法门之大宗地,以显示一多相即无碍自在之大缘起门者,但五十一种之名字,存梵语,且以古来未疏释,而解之至难,其论体似释摩诃衍论。

百论
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
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

世亲摄论
又称为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着摄论、释论。
有三种译本:
一、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十五卷。
二、隋笈多译摄大乘论释论,十卷。
三、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十卷。

文殊师利问经
二卷,梁僧伽婆罗译。
有十七品,分别大乘之诸戒,悉昙之字母,佛灭后小乘二十部之分出等,属大乘律藏。

阿毘达摩发智论
佛灭后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
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彼六论为足,发智论为身,因而命名为发智身论,以上六足一身七论,为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
同本异译有阿毘昙八犍度论,苻秦僧伽提婆,竺佛念共译,三十卷。犍度,积聚之义,发智论以有篇章八聚,称为八犍度论。

王法正理论
一卷,唐玄奘译。详称佛为优填国王说王法正论经。与不空所译的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
内容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文殊悔过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菩萨所说之忏悔法。
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蔽于狐疑,有如来齐光照耀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随喜、请法、兴供、回向、发愿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

大乘玄论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盘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将三论宗的要义加以委曲详尽的解说。

大智度论
简称为智度论,也称为大论。共一百卷,龙树所造,姚秦鸠罗什翻译。
智度就是梵语般若波罗蜜的义译,这本大智度论是为了诠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而作,因此命名为大智度论。
与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合称四论。

大乘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为世亲所造,唐玄奘译。共一卷。
此论详尽的说明色、受、想、行、识五者之义。为法相宗所胚胎,研究相宗者,应当先从大乘五蕴论开始。
安慧有大乘广五蕴论,即是推广此论的大意而作。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一卷,秦罗什译。
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次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问答菩提之义。

成唯识论
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三十颂,唐玄奘师合糅为十卷,为瑜伽宗的重要典籍。

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有新旧二译,旧译者为梁朝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一卷,新译者为唐实叉难陀所译二卷。现今通行的是旧译本。
本论演说如来藏缘起之理,各家著述甚多,以隋慧远起信论义疏、唐法藏起信论义记等,最为著名。

五教章
三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
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为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和本之下卷,题为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唐本三卷,称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宋净源序:「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著贤首传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贤首送新罗义湘寄海东师之书,谓为一乘教分记,又自着之华严传中,谓为华严教分记三卷。」
注疏列举如下:
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
观复之析薪记五卷。
师会之复古记三卷。
希迪之集成记五卷。
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三卷,今开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三十卷,皆和人所作。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11 | 5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十一

四教仪
六卷,隋智顗着。明化仪化法四教之义。
批注各书如下:
四教仪集解三卷,宋从义撰。
四教仪备释二卷,元元粹述。
四教仪集注科一卷,元蒙论排定。
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灵耀节。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性权记。

佛遗教经
详称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
各家之论注如下:
一、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天亲菩萨论,宋智圆疏,宋净源节要,明袾宏补注。
二、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宋元照述。
三、遗教经论记三卷,宋观复述。
四、佛遗教经补注一卷,明守遂注,了童补注。
五、佛遗教经解一卷,明智旭述。
六、遗教经指南一卷,明道霈述。

优填王经
佛说优填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
这部经与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同为大宝积经九十七卷优陀延王会之异译。
内容叙述优填王之正后归依佛,得须陀洹果,国王听信无比夫人之谮言,想要杀害正后,国王朝正后发了三支箭,箭却停在国王的头顶上,国王非常惊讶,也后悔自己的作为,便和无比夫人到佛这里来忏侮他们的罪过,佛为他们讲说大夫及夫人之道。

金刚寿命经
有两部:
一、佛说一切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唐金刚智译,佛在殑伽河侧对四天王说延寿之陀罗尼。
二、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唐金刚智译,报身佛自色界顶下须弥山,应一切如来之请,说延寿之陀罗尼。
这部经有两本:一本是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一本是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常称为寿命经。

人仙经
一卷,宋法贤译。
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毘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同本。

大日经
本名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为密教三部经之一。毘卢遮那为日之别名,因此又称为大日经。
大日经有唐朝善无畏的译本,七卷。前六卷为正经,第七卷为供养法,秘密部胎藏界真言之本经。

譬喻经
梵文称为阿波陀那,这部经用譬喻的方式,使人明了义旨之所在。
正理论四十四:「言譬喻者,为令晓悟所说义宗,广引多门,比例开示,如长喻等契经所说。」
法华经方便品:「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
藏经中题譬喻经有五部:
一、比丘道略集之杂譬喻经,一卷。
二、失译之众经撰杂譬喻经,二卷。
三、吴康僧会译之旧杂譬喻经,二卷。
四、失译之杂譬喻经二卷。
五、后汉支娄迦谶所译譬喻经一卷。
以上五部同名别本。
经律异相等引十卷譬喻经,今不传。
此外湮灭之同名经十部,载于出三藏记。
又有佛说譬喻经一卷,唐义净译,佛为胜光王说空并、树根、二鼠、四蛇、毒龙、蜜滴、蜂螫、火烧等譬喻。

无量寿经
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净土三部经之一。
此经说无量寿佛之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该括无遗。无摄之机,通于圣凡,凡位具摄三辈,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此经前后有十二译,中存五译欠七译。
各家的注述如下:
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无量寿经记二卷,上卷残,下卷逸,唐玄一集。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唐璟兴撰。
无量寿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
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彭际清述。
无量寿经会译一卷,魏源会译。

莲华三昧经
这本经在藏内没有收录,经中有归命本觉心法身等偈文八句,说显密之极旨。日本安然的菩提心义及教时义,盛引此文,弘法之异本即身义中题为无障碍经,引此文,日本慧心之真如观,也题为无障碍经,引此文,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三套第五册题为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不空三藏译,举一卷。
谷响集一:「台家经旨相承口诀中云:莲华三昧经亦云无障碍经,具题云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智证大师拔十卷中至要请来云。」
鹿王禅院如意宝珠记:「兹有经其名云莲华三昧经,震旦国中唯一部之经也,故震旦青龙寺法全阿阇梨,受此经于惠果和尚,和尚转传所受于大日如来之经也。弘法大师传教大师入唐时,虽望传斯经,不授之,法全及示寂,大圣文殊遣护法善神告法全,汝所秘之莲华三昧经,无可授之器,愿可授我,法全乃授之,昔日本西园寺前太政大臣孙竹园院禅师投三千五百两黄金于大宋国,求此经,时清凉山竹林寺长老为五台山修造替三千五百两黄金,是时童子现来,开宝藏授莲华三昧经,尔来今在我朝,天台山代代座主传之为真言秘密法。」

胜鬘经
详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此经旨趣以一乘为宗,与妙法莲华经同,妙法莲华广说,此经略说。法华有三会及种种权实,此则有二死五住之言,广略虽异,理可互明。
此经为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本经之注述如下:
胜鬘经宝窟六卷,隋吉藏撰。
胜鬘经义记上卷,缺下卷,隋慧远撰。
胜鬘经述记二卷,唐沙门基说,义令记。
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15 | 6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十二

圆觉经
详称大方广圆觉修所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
内容叙述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
各家注述如下:
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
圆觉经大疏钞科三卷,存中与下,唐宗密制。
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宗密于大钞略出。
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唐宗密述。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三卷,唐宗密撰。
圆觉经略疏科一卷,唐宗密撰。
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四卷,唐宗密述。
圆觉经略抄十二卷,唐宗密于大钞略出。
圆觉经钞辨疑误二卷,宋观复撰。
圆觉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宋清远述。
御注圆觉经二卷,宋孝宗皇帝注。
圆觉经类解八卷,宋行霆解。
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宋如山注。
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载下半,宋如山注序。
圆觉经心镜六卷,宋智聪述。
圆觉经集注二卷,宋元粹述。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宋周琪述。
圆觉经直解二卷,明德清解。
圆觉经近释六卷,明通润述。
圆觉经要解二卷,明寂正要解。
圆觉经句释正白六卷,弘丽着。
圆觉经连珠一卷,净挺着。
圆觉经析义疏四卷,通理述。
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明焦竑纂。
圆觉经讲义二卷,谛闲讲演。

称赞大乘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
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

贤劫经
在佛经之中,过去之住劫,称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称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称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因此称赞为贤劫。
贤劫经,译为贤劫定意经。前半部说诸三昧,诸度无极,佛之神通功德事,后半部说贤劫千佛事。
贤劫经八卷,西晋竺法护译。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又称为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
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之后,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大乘经
凡说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统称为大乘经。佛以众生的根机大小不同,因此说教也有大小之别,对小机说声闻、缘觉之法,称为小乘。对大机说六度之法,称为大乘。佛灭度之后,弟子将佛的说法结集起来,分别大小二经,各为一藏。

无问自说经
十二部经之一,梵名优陀那,译为无问自说。
无问者,佛自说之,如阿弥陀经。
大乘义章一:「第五名为优陀那经,此翻名为无问自说,不由谘请而自宣唱,故名无问自说经也。」

论议经
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为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称之为论议经。
智度论三十三:「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复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谛,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谛,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是为论议。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
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众会惊疑,文殊释之,其它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赞偈等,法华部之摄。

摩诃摩耶经
又称为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二卷,齐昙景译。
佛一夏升于忉利天为母摩耶说法,使证初果,后目天下,渐次化度,受魔王之请,入于涅盘,摩耶趣来棺所,开佛棺,母子相见,说法以彰明孝道。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一卷,宋疆良耶舍译。
佛在青莲华池精舍放眼光照二菩萨之顶,现十方之佛事,二菩萨各说咒,献璎珞于佛,佛授二菩萨成佛之记,次说其观法,说五十三佛之名,最后为阿难说二菩萨往昔之因缘。

莲华面经
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将入涅盘,敕使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之恶事,使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钵。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18 | 7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十三

法苑珠林
一百二十卷,唐释道世撰,以佛经故实分类编排,共一百篇。每篇或有述意,或无述意,为例不一,大旨推明罪福之由,用生敬信念,为引经据典之作。

杂阿含经
四阿含经或五阿含经之一。
杂集不摄于其它阿含经中的篇章,而成为杂阿含经。
译本有三:
一、杂阿含经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二、杂阿含经十六卷,失译。
三、杂阿含经一卷,失译。

卢至长者经
详称为虑至长者因缘经,一卷,失译。记悭贪的卢至长者得道之因缘。
卢至长者,又称为卢志长者、留志长者。
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城有一位长者,名叫虑至,他的家里有很多钱财,做人却很贪心又吝啬,平日穿破衣,吃糠菜,常常被人嘲笑,一天,城里有节会,人们把房屋布置得很庄严,准备了饮食歌舞来庆祝。卢至回到家,开了宝库,取出五钱,他想,如果在家里,还有母亲妻子眷属,一定要花很多钱,就用两钱买面,两钱买酒,一钱买葱,从家里抓了一把盐,到城外去,到了一棵树下,他看到树下有很多黑鸟,怕牠们来抢,便到坟墓去,又碰到猪和狗,便又逃避到空静的地方,酒里掺了盐,和着面喝着,醉酒之后,他一面跳舞,一面唱着:
「我今节庆会,纵酒大欢乐,逾过毘沙门,亦胜天帝释。」
那时天帝释在佛之前,以方便门打开卢至的宝库,把他的钱财都施舍给世人,卢至不知如何是好,便到佛的地方去,佛为他说法解度。

菩萨璎珞经
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又称为现在报经。
璎珞,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菩萨璎珞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

月光童子经
月光童子,又称为月光儿,他的父亲德护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德护听信六师之言,做火坑想要害佛,月光童子向他谏止,德护不听,后来佛到了之后,火坑变成凉池,德护非常后悔,便皈依了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三宝。
佛说月光童子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其它同本异译的有佛说德护长者经、申日儿本经、佛说申日经。

菩萨内戒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内容叙述佛十五日说戒之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之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

月上女经
月上女,维摩诘之女,才出生没有多久,就长得像八岁那么大,容貌美丽,姿态端正,城里的人都争相来向她求婚,月上女对他们说:我自己会选择我的夫婿的,于是选定了一天,和城内的士人们会面,月上女在众人面前登上天空,演说佛偈给众人听,大众听了之后,都抛除了淫荡之心,向月上女叩头行礼,从此之后,月上女便到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
佛说月上女经二卷,隋阇那崛多译。

菩萨戒本经
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忏译,此即每半月诵之戒本,此译最善,但为瑜伽禀承宗之戒本。

月灯三昧经
月灯三昧,佛对月光童子说一切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之法门,因童子之名,称为月灯三昧。
有两种译本:
一、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十卷。
二、刘宋先公译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

阿阇世王经
阿阇世,又作阿阇贯、阿阇多设咄路。
摩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后韦提希。韦提希怀胎的时候,相师为她占卜,说她腹中的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陷害父亲,因此命名为阿阇世,就是未生怨的意思,还没有出生便结了怨的意思,国王知道了很不高兴,便和王后商量,在阿阇世生日这一天,把他从楼上摔下来,不料阿阇世只折伤了一根指头而没有死,因此又命名为折指。
阿阇世长大之后,受到坏朋友提波达多的煽动,把父母囚禁起来,即位以后,并吞小国,威震四邻,建立统一印度的基础大业。后来因为害父之罪,遍体生疮,他到佛那里去忏悔,身体立刻平愈了,从此之后,他便皈依佛陀,佛灭度之后,五百罗汉结集佛说,阿阇世王为他们护法。
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同本异译。这部经说的是阿阇世王闻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得悟,属于方等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20 | 8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0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Re:佛教的圣典 十四

三转法轮经
佛说三转法轮经,一卷,唐义净译。
佛于鹿野苑对于五比丘三转四谛,使生眼智明觉。
三转,包括示转、劝转、证转。
一、示转,此是苦也,此是集也,此是灭也,此是道也,此示四谛之四相。
二、劝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劝谛之修行。
三、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佛自举己为证。
于此三转,上根者以第一之示转,中根者以第二之劝转,下根者以第三之证转,而各悟道。又此三转如次第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
法华经化城喻品:「三转十二行法轮。」
维摩经佛国品:「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文句七:「三转者谓示劝证。」
俱舍论二十四:「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译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共二卷,题为梵网经虑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别录下卷中偈颂以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称为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华严之法藏题为梵网经虑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作疏五卷。
各家之注述如下:
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征隐分会。
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
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
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
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佛本行集经
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内容叙述佛一代化迹之本纪。
经末有:「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诃僧祇师名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为佛生因缘,昙无德师名为释迦牟尼佛本行,弥沙塞师名为尼藏根本。」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
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为风雨害之恶龙之坛法神咒,终则大身蘗噜茶王自座起,复说降伏恶龙之神咒,名曰金刚觜光焰睒电真言,蘗噜茶为金翅鸟,故名金刚觜。

佛地经
一卷,唐玄奘译。
佛地,通教十地之第十位,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
佛地经一一细释佛为妙生菩萨说佛地之五相,谓清净法界及四智。
有佛地经论七卷,亲光菩萨造,唐玄奘译。

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详称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唐菩提流支译。
佛为普思义菩萨,说金刚髻珠王化生悉陀太子,修行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及说外道苦行之恶报,并不师受三摩耶法,自作法咒之恶果。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三卷,唐输婆迦罗译。与赵宋法贤所译的妙臂菩萨所问经同本,属于密三藏中毘尼藏的秘经要典。
开元录九:「苏婆呼童子,唐言妙臂童子。」
希麟音义七:「苏摩呼,此云妙臂。」

妙吉祥观门经
详称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五卷,赵宋慈贤译。
佛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问佛三乘妙法门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门法,修者得速成佛,即放五色之光,化现毘卢遮那等五佛,并诸菩萨诸金刚而说持诵之法。

乳光经
详称乳光佛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佛示有风疾,命阿难乞乳于梵志家,梵志讥嫌,维摩说法开悟之,帝释化为童子,谷牛、牛母牛子欢喜布施,阿难以之白佛,佛说牛之往因,授成道之记。

本事经
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谓佛说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
显扬论:「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
又有本事经七卷,唐玄奘译。有三品,从法品第一,说一法之法数,乃至三法品第三说三法数。

法句经
又称为昙钵偈,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
法句经即法句譬喻经中三十九品之法句,共有七百五十二偈,巴利文的原本现存。
法句譬喻经四卷,西晋法炬译,有三十九品。

无量义经
一卷,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
佛将于法华说无量之法归于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为法华之开经,又法华论列法华十七名,无量义经为其中一名,是法华之实相,有自生无量义之理,故以为别名。

优婆离经
有两部:
一、中阿含经三十三,苦行尼犍的弟子之中,有一位优婆离居士,他说三业之中以意业最重,他本想难破佛的立义,反而被佛所感化,断除疑惑求得正果。又称为别一优婆离。
二、中阿含经五十二,就七灭诤等问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优婆离。

耶祇经
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
内容说迦奈国婆罗门耶祇舍外道归佛,不能受持五戒向佛还戒,佛默不答,有五鬼神来欲害之,佛放光救之得苏生,外道忏悔更受戒,即得初果。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5-09 13:21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文章影视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