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456» Pages: ( 2/10 total )
本页主题: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9-05 21:52 | 10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注释: N} EKV  
[1]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八三页。 HsY5wC  
[2] 《法句》第一六零偈。 X8C7d6ca  
[3] 《中部》第三八经。 Jf YgZ\#  
[4] 《法句》第二七六偈。 c_8&4  
[5] 《中部》第二六经。 e~)[I!n  
[6] 梵文的阿罗汉是“圆满者”、“有德者”,是专门用于佛陀和弟子们圆满证得果位的称呼之一,正如书上所说的,首先是佛陀用这个名字自称,那是佛陀从伽耶到波罗奈为五位苦行者第一次说法的旅途中,在离开伽耶不远的路上,遇见了苦行者优波迦(Upa-ka)。优波迦被佛陀的安祥外表所感动,就问他:“谁是你的导师?你欢喜谁的教导?”佛陀用偈文回答说: JT+ c7W7  
“我实世上阿罗汉,无上导师我自己。”他向五位苦行者说法时,第二次用这个名字称呼自己。他说:“我是阿罗汉,是如来,是圆满觉者。” F*72g)hVh  
这个名字,只用于完全断除诸漏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佛陀是世界上第一位阿罗汉,就像他对优波迦所表示的那样。 z^bS+0S5x!  
[7] Maggannu(道之知者)、Maggavidu(道之解者)、Maggakovido(道之悟者)。 e@D_0OZ  
[8] 《相应部》第三卷第六六页。 ">V1II 7  
[9] 《长部》第一六《般涅盘经》(Parinibbana-sutta) : auR0FE  
[10] G.T.加勒特(G.T.Garratt)编《印度的遗产》第一O页到一一页。(1931年牛津版)。 Al>d 21U  
[11] 《长部》第一六经。 J1w;m/oV  
[12]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八八页第六五经。参看《增支部》第一卷第六六经和《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九三《拔提经》(Bhadiya-sutta)。 (7 I|lf e  
[13] 《中部》第四七经。 QiK>]xJ'  
[14] 所谓六师“外道”之一,是与佛陀同时代的人。关于这些人的故事,阅《长部》第二《沙门果经》(Samannaphala-sutta)或此经译本《佛陀的对话》第一部分。 ASqYA1p.  
[15] 《中部》第五六《优波离经》(Upali-sutta)。 {I#>6  
[16] 《中部》第二二经。 Wjb_H (D  
[17] 《中部》第七经。 O( ^h_  
[18] 《简明牛津英文词典》(1956)。 h"FI]jK|}  
[19] 《法句》第一六五偈。 "\4W])30  
[20] 《长部》第一六经。 g'.OzD  
[21] 在斯里兰卡(锡兰)。 <4}m:  
[22] J.尼赫鲁《自传》第二七一页。 Z?)g'n  
[23] P.D.奥斯彭斯基(P.D.Ospensky)的《全人类的新模式》第三版第三六O──三七二页(1938年伦敦)。 Gwd38  
[24] 《相应部》第一卷第二一四页。 6bm7^e(  
[25] 将这与迦叶波(Kassapa)的故事作比较。 +,e#uuj$p  
[26] Ye dhamma hetuppabhava |UTajEL  
 Testam hetum tathagato aha [.#nM  
  Tesam ca yo nirodho *,\v|]fc  
  Evam vadi maha Samano. O<S.fr,  
[27] 《毗奈耶》第一卷第四O页。 " U\RN  
[28] Imasmim sati idamhoti, !"^Zr]Qt+\  
  Imassuppada idami uppajjati, ^exU]5nvz  
 Imasmim asati idam na hoti, y:'Ns$+  
 Imassa nirodha idam nirujjhati. o/pw=R/):  
[29] 整个公式有十二支。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09-05 21:57 | 11 楼
菩提树枝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宣传大使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364
威望: 367 点
银子: 495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1397(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0-10-08

 

先看一点...以后慢慢看.在上班呢.哈哈...
向心觅佛!成就心佛!
Posted: 2008-09-07 13:06 | 12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有点长,没看完。 b-u@?G|<  
我现在迷着《藏地密码》呢。我看到里面有“苯教”,还有密宗的一些教。但里面说有些教后来也都在佛教里了。嗯,有时间好好研究下。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9-17 15:17 | 13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唉,我现在又想去西藏了。我要去寻找帕不拉神庙。。。 g+#<;Gbpe  
哇,一定很美。。。 oU\]#e^  
q`xc h[H  
(清凉地师兄看着不许说话)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09-17 15:18 | 14 楼
清凉地
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安住当下,无弃无求。
特殊贡献奖 优秀斑竹奖 原创先锋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83
威望: 1287 点
银子: 1681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271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5-01
最后登录:2010-12-31

 

懒得说!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Posted: 2008-10-15 00:54 | 15 楼
清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特殊贡献奖 灌水天才奖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733
威望: 1734 点
银子: 1937 两
贡献值: 4950 点
在线时间:93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30
最后登录:2011-02-18

 

嘿嘿.阿弥陀佛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Posted: 2008-10-21 14:16 | 16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第三章 佛教的中心思想(四真谛) JwbZ`Z*w  
    四真谛是佛陀在伽耶菩提树下修定时证悟的。在贝拿勒斯附近的鹿野苑仙人住处(现在的萨拉纳特),他为从前的同伴、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所讲的,后来才被人知道这则教义。此四真谛构成佛教的基本教义。 }@q/.Ct! x  
1. 苦 2 `>a(  
2. 集-苦因 MS\vrq'_  
3. 灭-苦灭 9nN1f@Y  
4. 道-苦灭之道 41<~_+-@  
    苦的原文为Dukkha(古译豆〖亻去〗)是巴利文[1],译成英文,不能表达其含义。因为没有一个英文字能包括巴利文“豆〖亻去〗”的含义。受苦、苦恼、不满意、病,是一些近义词;痛苦、不幸、悲伤、冲突等,也使用过。“豆〖亻去〗”一字包括所有上述这些意义,甚至还不止此。虽然有人想将这个术语不译,但是为了方便起见,在可能的地方,苦和“豆〖亻去〗”同时并用。细读本章之后,读者可能会了解“豆〖亻去〗”一字在佛陀教义中的意义了。 ;p+'?%Y}  
在佛教中,从无知到有知,直到拥有充分的知识,总是含有对四真谛理解的意思。觉悟者被称为佛陀,简单的理由是:他彻底了解了这些真谛的含义。佛陀初次说法,是专门系统地宣说这些真谛的。因为这些是佛陀教义的实质。“像每个有情行走在地上之足迹,因为象之足迹大,有情足迹能包括在象足迹中,四真谛亦如是,包含一切善巧法门(全部佛陀的教义)。”[2] FGi7KV=N  
在巴利原典中,尤其是在经藏中,对四真谛曾以多种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如果对这些真谛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你就不能知道佛陀在四十五年中所教导的是什么,对佛陀来说,他的全部教义,只是苦的说明,即使人了解那些存在的痛苦现象的性质,以及摆脱这些痛苦现象的方法。 8</wQ6&|  
    就是在他同时代的一些修行者和婆罗门曲解他的教义说: 3SIq od;%  
    “行者乔达摩是虚无论者,他宣说有情的毁灭消失。” yD~,+}0)  
      佛陀听了无一点愤慨或者不满的表示,断然地说:从前(早在为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和现在,诸比丘,我只说苦和灭。[3]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0-31 20:41 | 17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0-31 20:43 | 18 楼
清净妙莲华
只要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爱,我们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终身成就奖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特殊贡献奖 原创先锋奖 贴图大师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2
发帖: 1933
威望: 1970 点
银子: 2398 两
贡献值: 19600 点
在线时间:3442(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26
最后登录:2011-02-08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 和尚并不是代表落后的群体  如果和尚只能住在深山 那么佛法讲给谁听呢?
Posted: 2008-10-31 20:44 | 19 楼
«1 2 3456» Pages: ( 2/10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洞天福地社区 » 法海拾贝


Powered by 净业寺 © 洞天福地社区 Corporation